摩托羅拉,相信是大多數人對手機的第一印象,一聲“hello,moto”更是喚醒了那個年代的記憶。可能在家里的某個角落就會發現一部遺忘已久的摩托羅拉經典,在那個年代,功能機大放異彩,無數造型奇特的手機仿佛在訴說著屬于那個時代的故事。而如今,手機行業進入全面屏時代,摩托羅拉也順應潮流,更新著自己的產品線。
去年4月份,摩托羅拉在美國正式發布新品EDGE 系列,其中最受關注的自然是定位更高的edge+,其外觀設計及參數配置均不輸國內眾多旗艦機,但并沒有在國內上市,這讓不少機友感到遺憾。就在今天(時間),摩托羅拉正式在中國發布首款edge系列手機edge s,這款手機延續了摩托羅拉的商務基因,為打工人帶來更多智慧辦公的可能。
外觀
edge s上手之后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“長”,習慣了18:9屏幕的人剛看到它可能有些不太適應。不過只要拿在手里,瞬間就有了一種小屏手機的握持感,當然這是從手機寬度的角度來看,單手握持想要顧及到屏幕的上下兩端還是有些不太容易。
手機正面,摩托羅拉edge s采用雙挖孔屏作為前置攝像的解決方案,沒有像其他手機一樣采用彈丸設計,而是獨立的兩顆孔洞,在使用的那一顆挖孔攝像頭的邊緣會有亮起的光圈特效。除了與眾不同之外,也是對獨立雙挖孔技術的一種自信。我們都知道,LCD若采用挖孔,在孔洞的邊緣會有不同程度的發色不均現象,但是edge s卻幾乎看不出來,可見摩托羅拉在這件事上下過一番功夫。
摩托羅拉edge s的機身背部為雙曲面玻璃,采用了霧面設計,不僅防粘指紋,也使得手機的邊緣更加溫潤、順滑,帶來了非常優秀的手感。色彩間有縱向漸變的效果,在光線下把玩可以看到更明顯的藍紫色相融變化的色彩,絢麗迷人。
摩托羅拉edge s對于邊框接縫處過渡得非常自然,type-c充電口位于機身底部,右側是麥克風和揚聲器開孔,左側是一個從2020年開始就極其少見的3.5mm耳機接口,雖然并不是什么特別大的優勢,但卻也表現出摩托羅拉的不妥協,他們堅信有一群人依然堅守對有線耳機的特別需求,不將就,就是摩托羅拉最好的代名詞。
在機身的右側依舊是熟悉的電源鍵和音量鍵,側面指紋解鎖,這是LCD屏幕目前最優的解決方案。
機身的左側除了卡槽之外還有一枚特殊的按鍵一鍵直達,這讓我想起了當年三星對于bixby鍵的執著,可惜未能堅持下去。不過背靠聯想這棵大樹,摩托羅拉想要在手機領域發揮出自己獨特的氣質,或許并不是什么難事。
屏幕
如果記得沒錯的話,edge s是第二款采用21:9屏幕的手機,第一款是摩托羅拉P50,在當時是對追求更酣暢淋漓的觀影體驗的一次探索,而edge s的出現,證實了摩托羅拉的方向是對的。這塊21:9的屏幕尺寸達到了6.7英寸,分辨率為2520×1080,支持HDR10和DPI-3廣色域,無論是色彩豐富還是畫面明暗過度的細節,都處于業內領先的位置,這一點也說明摩托羅拉和聯想的合作是極為正確的選擇。
但是也有不少朋友對這塊屏幕產生質疑,21:9也被戲稱為帶魚屏。別看名字詼諧搞笑,實際應用起來卻不像表面那樣平平無奇。以目前21:9的主流電影來說,只有像edge s這樣的帶魚屏才能帶來更加沉浸的觀影感受,說多無益,拿來另外一部手機對比,一看便知。與edge s相比較,iphone在觀看21:9電影時,由于屏幕規格和電影規格的出入,觀影過程中會有明顯的上下兩條黑邊。而edge s影院級的超寬屏可以完全充滿畫面,不會存在上下黑邊的情況,畫面上更加充實沉浸。
另外,在瀏覽文章資訊時,edge s的屏幕更長,所以也能夠顯示更多的文字。而且對于絕大多數應用都可以適配,因為21:9的屏幕實際上是將原本顯示的內容拉得更長,并不需要對UI的位置做過多調整。
攝像
在攝像方面,edge s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。后置采用經典四攝配置,6400萬主鏡頭+200萬人像景深鏡頭+1600萬超廣角微距鏡頭+TOF立體深感鏡頭,并且主攝搭配f/1.7大光圈,不僅拍攝更明亮,背景虛化也更加自然。6400萬像素主攝放在2021年依然是主流配置,其拍攝質量并不輸給那些動輒一億像素的手機。
6400萬的高清主攝拍出來確實夠細膩,無論是額頭前的發絲還是遠處的樹杈都清晰可見,色彩飽和度較高。
而在人像模式下整體色彩偏冷色,臉部有美化效果,虛化過度也比較自然。
拋開其它的不談,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這顆超廣角微距鏡頭,遠可達121°的超廣角度,近可拍攝2.8CM的超微距景象,特別是鏡頭外圍的一圈微距燈帶,更是讓人驚喜連連。最終的效果也不用我多說,一眼就能看出燈帶開啟與關閉差別。
在夜景模式下,畫面純凈,沒有明顯的涂抹感和噪點,對高光的處理也非常到位,整體顏色也比較真實。
前置搭載了1600萬主攝+800萬超廣角鏡頭,加入了AI圖像算法,可以自己選擇美顏的程度,設計屬于自己的美顏方案,而100°的超寬視角可以容納更多的空間,多人自拍也毫無壓力。
硬件
關于驍龍888芯片,我想大家已經聽得夠多了,由于采用功耗極高的X1超大核心和尚未成熟的三星5nm工藝制程生產,發熱功耗表現非常糟糕,而搭載驍龍888芯片的手機上市后也頻頻出現功耗“翻車”的各種負面消息,其輿論之勢絲毫不亞于當年被冠以“火龍”之名的驍龍810。
也許高通早已發現驍龍888所存在的問題,但礙于市場和利益的驅使,不得不推出新品。當消費市場逐漸發酵驍龍888功耗問題的時候,旋即推出備用方案驍龍870。
摩托羅拉的edge s正是全球首款搭載驍龍870芯片的手機。
從驍龍870的參數能看出,跟驍龍865+相比,870僅僅是將超大核的主頻提升到了3.2GHz,成為了目前主頻最高的手機端SoC,而其他的參數完全相同,甚至我們可以把驍龍870叫做驍龍865+超頻版。值得高興的是,驍龍865是一顆非常優秀的SoC,而安卓手機普遍會對芯片做高規格的散熱系統,所以很多廠商都對驍龍865進行了超頻優化,遠超首發時的性能表現。
所以我們可以期待的是,一顆采用成熟7nm工藝以及功耗均衡的SoC,其表現出的性能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,是在驍龍888翻車之后的又一匹黑馬。
理論歸理論,具體的表現還是要看實際測試結果。在室溫狀態下,關閉所有后臺應用程序,安兔兔多次跑分最高為658995分。
3DMARK openGL ES3.1多次跑分,最高分為8542分。
geekbench5多次跑分,單核最高成績991分,多核最高成績3119分。
摩托羅拉edge s的內存方面依舊是主流LPDDR5,存儲方面采用增強版UFS3.1,支持高速讀寫TurboWrite和HPB技術。這兩項技術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,特別是TurboWrite在固態硬盤領域堪稱王一般的存在,通過緩存數據達到高速的讀寫速度。HPB就更不用說了,為了解決手機使用過程中的卡頓,利用手機的部分運存來作為SoC的緩存,大幅提高讀取性能,讓手機越用越快。關于這部分技術點也比較多,這里就不過多贅述。
在這兩項技術加持下的摩托羅edge s的讀寫性能表現確實可圈可點,多次測試androbench最高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1759.66MB/s,最高寫入速度達到了720.96MB/s。
游戲方面依然采用王者榮耀、和平精英和原神這三款主流性能游戲,不知驍龍870能否救驍龍888于水火,力挽狂瀾。
在手機默認不修改任何選項的條件下,室溫連接WiFi,開啟50%亮度、50%音量,90Hz刷新率,王者榮耀開啟超高畫質、超高特效,平均幀率61.3幀,平均幀率方差0.9。
和平精英開啟HDR超清畫質,超高幀率,平均幀率39.9幀,平均幀率方差為0.3,表現非常平穩,完全沒有出現卡頓的情況出現。
原神開啟極高畫質,幀率設置為60,最終測得數據為平均幀率45,平均幀率方差為117。
摩托羅拉 edge s采用了智能自適應天線陣列,可以通過智能調整阻抗以及頻率來提升多場景下的信號強度,滿足用戶高速上網的需求。為此我們對5G環境下的速率進行了測試,通過多次測速可以看出,在5G信號覆蓋并不完善的公司周圍,最高下載速度依舊達到了739Mbps,最高上傳速度113Mbps,表現非常優秀。
續航
續航方面,摩托羅拉edge s這狹長的身材里塞進了一塊5000mAh的超大電池,配合90Hz食用,實現了更低功耗、更長的續航。
下面一起來看下摩托羅拉edge s在WiFi環境下的五小時續航,設置和游戲環節保持一致。五小時最終剩余電量32%,在開啟高刷之后還能保持這樣的成績,可以看出摩托羅拉確實對手機在維持功耗和續航方面做出了努力。
充電
做完續航看充電,自從蘋果采用環保策略之后,一些“國際大廠”相繼跟風,但又做不到蘋果的氣魄,到最后購買的時候還是會贈送一個,這就是披著消費主義的綠色環保,為了環保而環保。轉而看向摩托羅拉edge s,盒內依舊配備了一塊20W的快速充電頭,沒有盲目跟風,這一點讓筆者覺得很欣慰,而20W快充放在2021年也不算過時,你再看國際大廠三星,他們不仍然采用25W的快速充電,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到隨用隨充,完全不用擔心電量會不夠用。
從最終的結果來看,摩托羅拉edge s的充電功率非常穩定,在前一小時一直保持18W的高功率充電,之后才逐漸降低了功率,最終充到100%耗時一小時53分鐘。比20W的iPhone12要快上不少,更何況它的電池容量是5000mAh,容量足夠大的同時充電表現也非常夠看。
系統UI
這一次,摩托羅拉重新組建了屬于自己的UI設計,在My UI界面上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效果,基于安卓原生系統上融入了許多本土化元素,更加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,之前在ZUI中的一些功能也被完美的保留了下來。
在上文講到的一鍵直達按鍵,在當前環境下莫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功能。現在無論初入哪里都需要健康碼當做一個出入證明,一鍵直達就可以通過簡單設置,將健康碼設為快捷操作鍵,一鍵直達,再也不用在手機上來回翻找。除了健康碼還可以設置高頻應用、付款碼等,讓時間不再等人。想要更換其他應用,只需要長按便能呼出設置界面,隨時更改觸達界面,快捷高效。
My UI的分屏功能在21:9的超長屏幕上更是發揮地淋漓盡致,通過快捷鍵設置,從屏幕最邊緣往內側滑動然后再返回,即可完成分屏操作,比任何一款UI的分屏操作都要更方便快捷。另外,即使在18:9屏幕的手機上分屏也只能成為兩個1:1的顯示區域,顯示的內容略有不足,在摩托羅拉edge s可以分成兩個10.5:9的屏幕區域,雖然說改動不大,但是在使用體驗上就要比1:1好上不少。一邊網購一邊與朋友聊天分享,流暢運行不在話下。
同時,通過MOTO的個性化設置,不僅可以換壁紙、顏色,還可以自定義屏幕使用習慣、游戲操作習慣,值得一提的是,edge s還有非常多非常有趣的快捷操控可以依照著個人習慣自行設置,比如三指截屏、快速甩動手腕呼出相機、切動兩次打開/關閉手電筒、翻轉手機啟用勿擾、拿起手機啟用鈴聲靜音等等,都是一些非常貼心的功能,簡單操作即可更加方便我們的生活。或許有些朋友會擔心放在口袋里會發生誤觸情況,經過我們幾天的使用發現,并沒有出現誤觸的情況,即使放在袋子里猛烈搖晃也不會晃出相機。
要說到辦公利器,還得是摩托羅拉edge s的Ready For AI 智能辦公,只需要一根雙type-c數據線即可實現手機到顯示器/電視/投影儀等顯示設備的跨設備高清投屏。而且,摩托羅拉edge s還在與顯示設備的拓展方面進行了專屬的適配和優化,可以獲得全面適配的桌面操作系統,實現跨設備的全新體驗。這讓我想起了三星的dex模式,不過三星需要在電腦端下載一個應用才可以使用,相比較之下,摩托羅拉確實為用戶快捷高效的辦公環境提供了便利。另外,摩托羅拉edge s還可以外接藍牙鍵盤鼠標使用。
在連接至電腦后,手機便可當作觸摸板使用,產品內置了多媒體中心,游戲、視頻會議、辦公應用統一歸類,一目了然,方便操作。對有美顏需求的小姐妹,還可以直接在大屏上進行修改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!
總結
摩托羅拉edge s在硬件配置上稱得上是旗艦機的水平,霧面玻璃的設計再加上流光溢彩的雙色漸變效果,從眾多手機中脫穎而出。21:9的超寬影院屏更是帶來了史詩般的沉浸觀影體驗。最具特色的一鍵直達,節省了時間,方便了大眾,隨時呼出心中所想,從此快人一步。總體來說,摩托羅拉edge s滿足了我們對手機的高度需求,是商務人士工作上的好幫手。
【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】
-
【實測】黑鯊4續航,驍龍870+4500mAh電池,表現到底怎么樣?04-01 阿甘體驗
-
除了閑魚 我們還能在哪賣手機?探訪線下回收04-01 是振峰
-
【開箱】超適合夏天的牛油果鍵盤開箱初體驗!近期入手數碼好物分享!IQUNIXF96/華為sound/蘋果AirPods Max04-01 Toby標
-
真我realme GT Neo體驗:首發天璣1200處理器,可能是兩千價位最優選擇?04-01 兔撕機